授課教師:

楊坤修

學習目標:

1.了解社會企業與社會創新的精神與方式;

2.研討國際經典個案;

3.分析不同個案如何解決社會問題;

4.探討上述社會問題如何影響永續發展;

5.培養與永續發展相關議題之社會問題與利害關係人分析,及建構解決問題之商業模式

課程內容:

1.了解社會企業與社會創新的精神與方式;

2.研討國際經典個案;

3.分析不同個案如何解決社會問題;

4.探討上述社會問題如何影響永續發展;

5.培養與永續發展相關議題之社會問題與利害關係人分析,及建構解決問題之商業模式

參考書目:

聯合國SDG Knowledge Hub: https://sdg.iisd.org/

CSROne: https://csrone.com/

綠學院: https://greenimpact.cc/zh-TW

社企流: https://www.seinsights.asia/

環境資訊中心: https://e-info.org.tw/

新作坊: https://hisp.ntu.edu.tw/

評分標準:

平時成績或報告(paper & presentation) 35.00%

期中考試、報告或課堂討論(mid-term exam & class participation) 25.00%

期末考試、報告或其他(final exam & others) 40.00%

其它說明:

授課方式(Tuituinal Method):

■ 課堂講授(lecture)

■ 讀書報告(essay)

■ 課堂報告與討論(seminar)

授課教師:

楊坤修

學習目標:

1.了解社會創新的精神與方式;

2.了解求永續發展相關的概念與組織;

3.深入了解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之發展概況;

4.介紹與各SDG相關之社會企業,及其商業模式;

5.培養與永續發展相關議題之社會問題與利害關係人分析,及建構解決問題之商業模式

課程內容:

1.了解社會創新的精神與方式;

2.了解求永續發展相關的概念與組織;

3.深入了解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之發展概況;

4.介紹與各SDG相關之社會企業,及其商業模式;

5.培養與永續發展相關議題之社會問題與利害關係人分析,及建構解決問題之商業模式

參考書目:

聯合國SDG Knowledge Hub: https://sdg.iisd.org/

CSROne: https://csrone.com/

綠學院: https://greenimpact.cc/zh-TW

社企流: https://www.seinsights.asia/

環境資訊中心: https://e-info.org.tw/

新作坊: https://hisp.ntu.edu.tw/

評分標準:

平時成績或報告(paper & presentation) 35.00%

期中考試、報告或課堂討論(mid-term exam & class participation) 25.00%

期末考試、報告或其他(final exam & others) 40.00%

其它說明:

授課方式:

■ 課堂講授(lecture)

■ 讀書報告(essay)

■ 課堂報告與討論(seminar)

授課教師:

葉玲玲

學習目標:

  1. 讓學生瞭解社區工作、社區營造與社區再造
  2. 讓學生瞭解以健康照護為主軸之社區再造所需的專業技術
  3. 讓學生對社區再造與健康照護感到興趣
課程內容:

本課程將教授社區工作、社區發展、社區營造與社區再造演進過程及其定義,以及學習社區工作與社區營造方法與技術。同時教授健康照護體系內涵及相關服務,讓學生練習以健康照護為目標進行社區再造。學生以居住社區為練習對象並進行頭報告。本課程亦將觀摩四個社區再造成功的地方,將課程學習到的理論與技術,與實際參訪案例進行比較分析與探討。

其它說明:

授課方式(Tuituinal Method):

  • ■ 課堂講授(lecture)
  • ■ 參觀訪問(interview)
  • ■ 課堂報告與討論(seminar)
授課教師:

楊文全

學習目標:

本課程著重於修課學生在課堂上的心得分享與相互的討論、激盪,以期學生能建立對新時代農村發展的獨立思維。

課程內容:

進入網路時代,農村有了再發展的機會。利用普及的網路與便捷的交通運輸系統,經由跨越地理界限的共享經濟模式,農村能夠在依賴既有階層化都市服務的市場經濟基礎上,在全世界的範圍內,建立專屬於自己的經濟社群,取得新的發展動能。簡單地說,農村裡所生產的農產品、加工品,甚至是可能提供的商業經營與服務,將可直接提供與服務使用者,進而取得自己的新經濟利益。

所謂共享經濟,是一種不同於主流的自由市場經濟模型,它的市場概念立基於具有相同價值或理念的一群人所形成的社群基礎上。在此社群市場中,商品或服務的價格,是由價值認同所決定,而非供需關係;同時,在日常生活中,閒置資源的共享,經常優先於資源的私有。

共享經濟所以成為這個時代農村社會經濟的新驅動力,主要是因為在網路的中介下,這個共享價值的經濟社群,可以輕易地跨越地理限制,形成一個足夠規模的需求力量,驅動地方產業活動,並活化衰退中的農村社會生活。在現實的經驗案例中我們已經可以看到,這類新經濟模型,的確已經開始為處於市場經濟弱勢地位的農村,開啟一個新的地方發展契機。


評分標準:

平時成績或報告(paper & presentation) 40.00%

期中考試、報告或課堂討論(mid-term exam & class participation) 40.00%

期末考試、報告或其他(final exam & others) 20.00%

其它說明:

修課條件(Prerequisites):喜愛農村生活、關心農村發展。

授課方式(Tuituinal Method):

■ 課堂講授(lecture)

■ 讀書報告(essay)

■ 參觀訪問(interview)

■ 課堂報告與討論(seminar)

授課教師:

張長義

課程內容:

本課程主要以環境永續為基礎討論永續發展之相關社會與經濟永續性,首先探討自然保育、公害防治及氣候變遷與環境災害之核心環境課題之內涵,再進一步討論環境資源之管理綜合議題,由此延伸檢視社會問題與經濟發展如何配合環境永續的目標;因此探討文化保存、社會正義與社區發展及人口與健康之社會永續性以及綠色產業、清潔生產及綠色所得與與綠色消費之經濟永續性之相關課題,以達成永續發展環境、社會與經濟三個面向的整合。

參考書目:

1.國家教育研究院,2014,永續發展教育系列叢書第1至第10冊

2.艾爾‧高爾,2009,難以迴避的抉擇--全球氣候危機的解決之道,王惟芬、楊仕音譯,台北市:商周出版社

3.宋秉明,2016,國家公園經營管理:兼顧自然與人文保育的宏觀思維,台北市:華都文化事業

4.與永續發展相關之期刊論文、書籍資料

評分標準:

平時成績或報告(paper & presentation) 30.00%

期中考試、報告或課堂討論(mid-term exam & class participation) 30.00%

期末考試、報告或其他(final exam & others) 40.00%


其它說明:

授課方式(Tuituinal Method):

■ 課堂講授(lecture)

■ 讀書報告(essay)

■ 參觀訪問(interview)

■ 課堂報告與討論(seminar)


授課教師:

楊坤修

學習目標:

  1. 培養學生對研究方法有概括性地了解
  2. 了解學術倫理與論文寫作格式
  3. 培養評析研究論文之能力
  4. 培養研究發想與了解相對應的研究方法之能力
課程內容:

本課程主要針對研究方法的原理與應用方法進行深入與廣泛的研討。 課程內容著重於研究方法概論、質性與量化研究方法之介紹、研究方法的脈絡分析、學術倫理,以及研究計畫書與研究報告之撰寫。

參考書目:

上課教材(Texts)

  1. 楊政學 (2014) 研究方法。 高立圖書
  2. 鈕文英 (2018) 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二版)。 雙葉書廊
  3. 吳明隆 (2014) 論文寫作與量化研究(四版)。 五南"


上課用書: 自編教材

評分標準:

  • 平時成績或報告(paper & presentation) 35.00%
  • 期中考試、報告或課堂討論(mid-term exam & class participation) 25.00%
  • 期末考試、報告或其他(final exam & others) 40.00%
其它說明:

授課方式(Tuituinal Method):

  • ■ 課堂講授(lecture)
  • ■ 讀書報告(essay)
  • ■ 課堂報告與討論(seminar)


使用教具(Classroom Equipment):

  1. 自編教材
  2. 參考書籍
  3. Youtube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