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藉由閱讀和過往修行經驗,探討生命轉化之歷程。
2. 就心識之覺察進行自我對話與反思。
3. 延伸修行之統整歷程,擴大生命視野。
2. 就心識之覺察進行自我對話與反思。
3. 延伸修行之統整歷程,擴大生命視野。
- 教師: b05012 楊蓓
授課教師:
楊蓓
學習目標:
佛教修行有著數千年解決生命困頓的歷史,本課程擬透過踐行,討論與反思的互動,探討修行再追尋生命智慧中自我轉化的內在歷程。
課程內容:
1. 藉由閱讀和過往修行經驗,探討生命轉化之歷程。
2. 就心識之覺察進行自我對話與反思。
3. 延伸修行之統整歷程,擴大生命視野。
參考書目:
上課教材(Texts):
上課用書:
1. 踏上心靈幽徑,張老師文化,2008。
2. 覺醒風,心靈工坊,2009。
3. 成為一個人,左岸文化,2014。
4. 受苦的靈魂,心靈工坊,2023。
5. 宗教療癒與生命超越經驗,心靈工坊,2014。
6. 法鼓全集中自選禪的系列。
7. 過好一個你說了不算的人生,方舟,2021。
評分標準:
- 平時成績或報告(paper & presentation):30.00%
- 期中考試、報告或課堂討論(mid-term exam & class participation):40.00%
- 期末考試、報告或其他(final exam & others):30.00%
其它說明:
課程英文名稱(Engilsh Course Title):Cultivation and Self‑transformation
學分數(Credit Courses):3.00學分
選修別(Elective Discriminability):專業選修
學期別(Terminal Discriminability):學期
修課條件(Prerequisites):
為能有更好的授課及討論效果,選課名額限定如下:
博士班:5名
碩士班:10名
碩士班同學需先修過「家庭關係與心靈環保」課程是否開放隨班附讀生選修(Is the course open to of the Continuing Education Center):不開放(No)
是否與性平教育相關(Is the course related to gender equality issue):相關(Yes)
授課方式(Tuituinal Method):
■ 課堂講授(lecture)
■ 課堂報告與討論(seminar)
使用教具(Classroom Equi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