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課程分兩部分:一是介紹南傳、藏傳、漢傳佛教的現代傳播情形,包括傳播起源與現況。第二部分思考佛教現代化的意涵(包括入世佛教Engaged Buddhism、人間佛教、現代禪修等等)以及現代化佛教與傳統佛教流變以及當代佛教傳播的潛在的挑戰。
備註:佛法社會實踐
授課教師:

鄧偉仁

學習目標:

本課程授課目標如下:

一、    認識各個佛教傳統的現代傳播(19世紀至今)

二、    認識佛教現代化的意涵與挑戰

課程內容:

本課程分兩部分:一是介紹南傳、藏傳、漢傳佛教的現代傳播情形,包括傳播起源與現況。第二部分思考佛教現代化的意涵(包括入世佛教Engaged Buddhism、人間佛教、現代禪修等等)以及現代化佛教與傳統佛教流變以及當代佛教傳播的潛在的挑戰。

參考書目:

上課用書: 

  1. Buddhist Missionaries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ed by Linda Learman,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 The Making of Buddhist Modernism. David L. McMaha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 相關影片 
評分標準:

  • 平時成績或報告(paper & presentation) 60.00% 
  • 期中考試、報告或課堂討論(mid-term exam & class participation) 20.00% 
  • 期末考試、報告或其他(final exam & others) 20.00%
其它說明:

課程英文名稱(Engilsh Course Title):Modernisation and Globalastion of Buddhism 

學分數(Credit Courses):2.00學分 

選修別(Elective Discriminability):專業選修 

學期別(Terminal Discriminability):學期 

修課條件(Prerequisites):基礎英語閱讀能力。 

是否開放隨班附讀生選修(Is the course open to of the Continuing Education Center):不開放(No) 

是否與性平教育相關(Is the course related to gender equality issue):不相關(No) 

授課方式(Tuituinal Method):

  • 課堂講授(lecture) 
  • 課堂報告與討論(seminar) 

使用教具(Classroom Equi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