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探討生命教育的外顯樣貌與內在核心之異同與開展
3. 探討生命教育的跨領域範疇與整合方向
4. 建構不同脈絡架構下的生命教育之可能性與可行性
- 教師: b01004 辜琮瑜
辜琮瑜
1. 透過本課程,讓學生思維生命教育之核心理念與目標
2. 透過課程中對文本之閱讀與分析,提供學生對生命教育的縱、橫面觀察與反思
3. 透過本課程,探索生命教育之意義與目的
4. 經由課程中的參與與體驗,開發生命自我之內化教育。
5. 經由本課程,體察並開展生命教育的學校教育與社會關懷面向。
1. 探討生命教育在時空軸線中發展的面向
2. 探討生命教育的外顯樣貌與內在核心之異同與開展
3. 探討生命教育的跨領域範疇與整合方向
4. 建構不同脈絡架構下的生命教育之可能性與可行性
1.生命教育:全人課程理論與實務,John P. Miller, 張淑美總校閱,心理出版社
2.生命教育:推動學校的靈性課程,John P. Miller, 張淑美主編,學富文化
上課用書:
自編教材
相關論文與其他文本
- 平時成績或報告(paper & presentation):30.00%
- 期中考試、報告或課堂討論(mid-term exam & class participation):30.00%
- 期末考試、報告或其他(final exam & others):40.00%
課程英文名稱(Engilsh Course Title):Life Education research
學分數(Credit Courses):3.00學分
選修別(Elective Discriminability):專業必修
學期別(Terminal Discriminability):學期
修課條件(Prerequisites):
1. 對生命教育的發展與開發具使命感
2. 對生命關懷與社會關懷有感受者
3. 願意透過閱讀、分析、書寫參與、實踐生命教育理念者
是否開放隨班附讀生選修(Is the course open to of the Continuing Education Center):開放(Yes)
是否與性平教育相關(Is the course related to gender equality issue):相關(Yes)
授課方式(Tuituinal Method):
■ 課堂講授(lecture)
■ 讀書報告(essay)
■ 課堂報告與討論(seminar)
使用教具(Classroom Equipment):
投影設施
自備講義
自備活動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