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師: b10004 釋演本
釋演本
1.培養學生具備社會學的想像的能力,可以用社會學的角度分析社會現象
2.透過介紹利他這個行為,來讓學生認識社會學的觀念和方法。
3.透過深入了解利他的各種面向,讓學生了解如何透過利他更認識自己,並開始透過實踐利他,與他人建立更圓滿的關係。
為什麼要利他?許多人認為利他並不是一件對自己有益的事情,特別是社會上各行業都競爭激烈,一般人將追求自利視為理所當然,並認為利他行為有害自己的生計和前途。但是現在全世界受到新冠病毒的影響下,社會各領域的領袖,特別是商業、政治和宗教領袖們,普遍體認到,在面對不確定的未來時,沒有一個國家或企業,有能力獨自解決自己面對的問題,需要與其他國家或企業互相合作和協調,才能度過難關。人們逐漸認知到彼此是互相依存的,需要透過利他的行為來互相幫助,繼續生存下去,進而達成雙贏。
這堂課的內容包括:
1.教導學生如何用社會學的觀念來探討利他。
2.帶領學生深入了解利他行為中,規範和情緒對利他行為的影響。規範和情緒是社會學家主要探討利他行為的切入點。
3.從利他行為的各種面向來了解利他,包括合作、互惠、連帶(solidarity)等等。
4.從利他行為的各種方式來了解利他,包括愛、慈悲、慷慨(generosity)、慈善、給予禮物和做義工等等。
5.從社會各領域來認識利他行為,例如宗教、企業,工作和家庭等等。
6.從不同年齡層的互動方式來認識利他行為。
上課用書:
1. 網路資源
2. 上課用書:
(1):Jeffries, V. (2014) The Palgrave Handbook of Altruism, Morality, and Social Solidarity: Formulating a
Field of Study.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Johnson, Allan. G. (2006)。 見樹又見林(成令方、林鶴玲、吳嘉苓譯)。台北:群學。
(3):陳志柔 & 林國明 (編)。(2021)。社會學與台灣社會(第五版)。台北:巨流。
- 平時成績或報告(paper & presentation):40.00%
- 期中考試、報告或課堂討論(mid-term exam & class participation):30.00%
- 期末考試、報告或其他(final exam & others):30.00%
課程英文名稱(Engilsh Course Title):Let’s Talk About Altruism
學分數(Credit Courses):3.00學分
選修別(Elective Discriminability):專業選修
學期別(Terminal Discriminability):學期
修課條件(Prerequisites):對利他或社會學有興趣的同學
是否開放隨班附讀生選修(Is the course open to of the Continuing Education Center):開放(Yes)
是否與性平教育相關(Is the course related to gender equality issue):不相關(No)
授課方式(Tuituinal Method):
■ 課堂講授(lecture)
■ 讀書報告(essay)
■ 實習(pratice)
■ 課堂報告與討論(seminar)
使用教具(Classroom Equipment):簡報、影片、網路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