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課程將採用滾動式教學法,配合學生實際的學習狀態與課堂內容來調整教學的進度、方式與內容。此課程在說明質性研究於科學與實證上的運用、對科學發展與人類知識累積的重要性、運用研究時應注意研究倫理議題且學習面對這些倫理議題時應如何處理。
授課教師:

郭文正

學習目標:

1.了解質性研究在社會科學研究上的重要性及理念、發展。 

2.了解質性研究方法的特點、內涵及適用,並注意研究倫理議題及處理方式。

3.培養學生收集期刊、整理自身思考並進行書寫之能力。

4.運用質性研究方法進行個人研究的能力。

5.培養學生使用質性研究的方法來探究個人生命或運用方法在生命教育領域的探索與研究上。

6.協助學生培養質性研究中反身性思考之能力。

課程內容:

    本課程將採用滾動式教學法,配合學生實際的學習狀態與課堂內容來調整教學的進度、方式與內容。此課程在說明質性研究於科學與實證上的運用、對科學發展與人類知識累積的重要性、運用研究時應注意研究倫理議題且學習面對這些倫理議題時應如何處理。

    課堂的內容會根據上課學生進行研究想採用的質性研究方法進行需求性課程規劃,並調整相關的課程規劃與安排。上課學生需書寫課程的活動單,並於學期中口頭報告1-2篇以質性研究進行的論文(依選修人數多寡與課程時間規劃)。學期末進行口頭報告(中文期刊5篇與外文期刊2篇的閱讀心得與收穫,每人15-20分鐘)。並繳交期末書面報告。

    課堂將要求學生完成學術倫理資源網線上課程6小時並取得證書。收集質性研究相關的中文期刊10篇與外文期刊5篇,並於期末進行書面報告,深化學生閱讀、理解、評析、撰寫質性研究文章的能力。

    本課程將運用相關質性研究的論文或成果來輔以說明相關的概念,主要的內容有:一、質性研究相關的理論基礎及方法;二、了解、熟悉質性研究方法可培養的不同視野與能力;三、說明主要的質性研究策略(各類不同的質性研究方法);四、如何進行質性研究的敘寫及如何培養撰寫質性研究計畫的能力;五、協助學生培養質性研究的反身性思考與訪談技巧。

參考書目:

上課教材(Texts):

上課用書:

1.鈕文英(2018)。質性研究與論文寫作(第二版)。臺北:雙葉書廊。

2.李政賢譯(2014):。質性研究:從開始到完成。台北巿:五南。

3.蔡敏玲、余曉雯譯(2003):。敘說研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台北:心理。

4.王增勇等人(2015):。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質性研究法。台北:東華。 

5.吳芝儀(2018):。敘事研究:閱讀、分析與詮釋。台北:濤石文化。

6.余德慧(2005):。詮釋現象心理學。台北:心靈工坊。

7.有關 「學術研究倫理」 資料,可參https://ethics.nctu.edu.tw/

8.其他老師上課補充教材。

參考書目:

1.Leavy, P. (2014):. The oxford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陳向明(2009)。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巿:五南。

3.李政賢譯(2018):。質性研究的五種取徑。台北巿:五南。

4.學生上網搜尋的期刊資料。


上課用書:

上課用書:

1.鈕文英(2018)。質性研究與論文寫作(第二版)。臺北:雙葉書廊。

2.李政賢譯(2014):。質性研究:從開始到完成。台北巿:五南。

3.蔡敏玲、余曉雯譯(2003):。敘說研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台北:心理。

4.王增勇等人(2015):。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質性研究法。台北:東華。 

5.吳芝儀(2018):。敘事研究:閱讀、分析與詮釋。台北:濤石文化。

6.余德慧(2005):。詮釋現象心理學。台北:心靈工坊。

7.有關 「學術研究倫理」 資料,可參https://ethics.nctu.edu.tw/

8.其他老師上課補充教材。

參考書目:

1.Leavy, P. (2014):. The oxford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陳向明(2009)。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巿:五南。

3.李政賢譯(2018):。質性研究的五種取徑。台北巿:五南。

4.學生上網搜尋的期刊資料。

評分標準:

  • 平時成績或報告(paper & presentation):40.00%
  • 期中考試、報告或課堂討論(mid-term exam & class participation):25.00%
  • 期末考試、報告或其他(final exam & others):35.00%
其它說明:

課程英文名稱(Engilsh Course Title):Qualitative Research

學分數(Credit Courses):3.00學分

選修別(Elective Discriminability):共同選修

學期別(Terminal Discriminability):學期

修課條件(Prerequisites):無特殊條件

是否開放隨班附讀生選修(Is the course open to of the Continuing Education Cente):開放(Yes)

是否與性平教育相關(Is the course related to gender equality issue):不相關(No)

授課方式(Tuituinal Method):

■ 課堂講授(lecture)

■ 讀書報告(essay)

■ 課堂報告與討論(seminar)

使用教具(Classroom Equipment):簡報、活動練習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