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梵唄的起源、意義、功能、心態。
二、早晚課之基本唱誦,清楚明瞭如何唱法,拍子如何打法,而達到真正會唱誦。
三、梵唄與修行觀念得引導
備註:行門通識
Teacher:

釋果慨

Object:

一、了解梵唄與修行之間的關係,並能實用。

二、了解梵唄基本教理

三、了解早晚殿的重要性

四、清楚知道如何做早晚課及其內容

五、對於早晚課的唱腔清楚及能唱誦

Content:

一、梵唄的起源、意義、功能、心態。

二、早晚課之基本唱誦,清楚明瞭如何唱法,拍子如何打法,而達到真正會唱誦。

三、梵唄與修行觀念得引導

Book:

上課教材(Texts):

 無 

 

上課用書: 

  法鼓山朝暮課誦本、二課合解、老僧談梵唄 

Grading:

  • 平時成績或報告(paper & presentation):30.00% 
  • 期中考試、報告或課堂討論(mid-term exam & class participation):30.00% 
  • 期末考試、報告或其他(final exam & others):40.00% 
Other:

課程英文名稱(Engilsh Course Title):Buddhist Rituals and Chants(I):

學分數(Credit Courses):2.00學分 

選修別(Elective Discriminability):行門必修 

學期別(Terminal Discriminability):學期 

修課條件(Prerequisites):一、對梵唄及早晚課有興趣想了解及如何修行者 

是否開放隨班附讀生選修(Is the course open to of the Continuing Education Center):開放(Yes)

是否與性平教育相關(Is the course related to gender equality issue):不相關(No)

授課方式(Tuituinal Method):

■ 課堂講授(lecture)

■ 實習(pratice)

□ 參觀訪問(interview)

■ 課堂報告與討論(seminar)

使用教具(Classroom Equipment):法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