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教學方法:著重字形的間架結構的美感直覺、分析與示範。
(3)學習模式:選帖 → 介紹 → 讀帖 → 練習 → 講評。
(4)課餘作業:以數位相機紀錄生活週邊的書法名作,如校園、寺廟古蹟、公共建築等地的匾額、聯柱,或是坊間的書法招牌等等。
(5)校外教學:參觀機不可失的書畫展覽。
備註:行門通識
- 教師: b04002 李璧苑
李璧苑
從欣賞、實作,進而體驗書法在生活中的各種美感呈現。
(1)本期主要介紹篆、隸、楷,下學期則邁向行書與草書的認識和練習。
(2)教學方法:著重字形的間架結構的美感直覺、分析與示範。
(3)學習模式:選帖 → 介紹 → 讀帖 → 練習 → 講評。
(4)課餘作業:以數位相機紀錄生活週邊的書法名作,如校園、寺廟古蹟、公共建築等地的匾額、聯柱,或是坊間的書法招牌等等。
(5)校外教學:參觀機不可失的書畫展覽。
上課教材(Texts):
中國美術全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國美術全集書法篆刻篇》,台北:錦繡,1989。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編,《嘉言書法集———佛言禪語篇》,北京:今日中國出版社,1993。
杜忠誥,《書道技法123》,台北:雄師美術,1986。
上課用書:
唐,歐陽詢,楷書〈心經〉。
清,鄧石如,篆書〈心經〉。
清,何紹基,隸書〈無相頌〉。
- 平時成績或報告(paper & presentation):40.00%
- 期中考試、報告或課堂討論(mid-term exam & class participation):30.00%
- 期末考試、報告或其他(final exam & others):30.00%
課程英文名稱(Engilsh Course Title):Chan Calligraphy(I)
學分數(Credit Courses):0.00學分
選修別(Elective Discriminability):行門選修
學期別(Terminal Discriminability):學期
修課條件(Prerequisites):不限。
是否開放隨班附讀生選修(Is the course open to of the Continuing Education Center):開放(Yes)
是否與性平教育相關(Is the course related to gender equality issue):相關(Yes)
授課方式(Tuituinal Method):
■ 課堂講授(lecture)
■ 實習(pratice)
■ 參觀訪問(interview)
■ 課堂報告與討論(seminar)
使用教具(Classroom Equipment):文房四寶、歷代碑帖、電腦及周邊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