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際溝通領域;
(2)性別情感領域;
(3)家庭與伴侶溝通領域;
(4)表達性藝術領域。
備註:生命 / 環境
- 教師: b13017 謝勝義
謝勝義
本課程之宗旨乃引導學員深入了解人際與情感關係之目標與研究範疇以及運用的方法
本課程主題引領四個範疇的議題
(1)人際溝通領域;
(2)性別情感領域;
(3)家庭與伴侶溝通領域;
(4)表達性藝術領域。
依據教育部國語辭典解釋『情感』:觸景生情
「內心有所觸發,而產生喜、怒、哀、樂等的心理反應。晉.陸雲〈與陸典書書〉:「且念親各爾分析,情感復結,悲歎而已。」唐.白居易〈庭槐〉詩:「人生有情感,遇物牽所思。」
如同西方解釋 由事物(thing):展開思想(think):的命題發展
感情:
受外界刺激所產生的情緒。如:「他太感情用事了。」
1. 人與人之間的交情。如:「他們二人一向來往密切,感情很好。」
2. 觸動情感。《文選.劉伶.酒德頌》:「不覺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
被別人的情意所感動,而表示感謝之情。如:「媽媽幫了他大忙之後,他感情不過,送了我們一籃水果。」《兒女英雄傳》第二四回:「伯父、伯母,今日此舉,不但我父母感情不盡,便是我何玉鳳也受惠無窮。」
探討主題的研究知識端賴科際整合的理論基礎,從科學哲學方法論為基礎協助管理學社會學心理學等知識之運用。呼應提升競爭力:
1.職場競爭能力: 培養學生有關語言表達、溝通協調、文字組織、統籌計畫、解決問題等跨領域可遷移技能;及時間、情緒、壓力等自我管理能力。
2.文藝鑑賞能力: 培養學生能觀察、體驗、聆賞、評論、分析等不同美感之藝文品鑑能力,並於生活實踐學習中有所體悟。
3.創意實踐能力: 培養學生發揮創造性思維的能力,在實踐的基礎上對知識經驗在不同層面的靈活運用。
4.公民參與能力: 培養學生具備民主法治素養與溝通技巧,使其具有參與公共事務的知識、態度和技能。
5.社會關懷能力: 培養學生關懷社會、服務他人、建立奉獻與服務的態度,開拓大學生的視野並能真正撼動心靈。
上課教材(Texts):
性別平等教育法、性別平等教育法-全國法規資料庫 (moj.gov.tw):
性別平等教育季刊、首頁 - 性別平等教育季刊 (geeq.tw):
上課用書:
上課用書:人際關係與溝通、華立圖書公司、2023年
參考書目:
學年 學期 書名 作者 出版商 版次
101 1 信仰,是最好的金湯匙 施以諾著 主流出版 2012/3/9出版
101 1 格局,決定你的結局 何權峰 高寶 出版 2011/12/28出版
101 1 生命的答案水知道 江本勝 如何 出版 2002/9/25出版
101 1 操控潛意識訓練更厲害的自己 哈利.卡本特著 大寫出版 出版 2010/1/19出版
101 1 愛‧自由與單獨 奧修著 生命潛能 出版 2011/3/22出版
- 平時成績或報告(paper & presentation):35.00%
- 期中考試、報告或課堂討論(mid-term exam & class participation):30.00%
- 期末考試、報告或其他(final exam & others):35.00%
課程英文名稱(Engilsh Course Title):Interpersonal and Emotional Relationships
學分數(Credit Courses):2.00學分
選修別(Elective Discriminability):通識選修
學期別(Terminal Discriminability):學期
修課條件(Prerequisites):
基礎外語閱讀能力
社會科學方法論
社會學基本知識
教學方法:
1.以自我成長議題為主要學習目標
2.以方法架構進行分析個案
3.以創設方法引導思考
課程要求:
1.上課期間參與討論
2.從方法
是否開放隨班附讀生選修(Is the course open to of the Continuing Education Center):開放(Yes)
是否與性平教育相關(Is the course related to gender equality issue):相關(Yes)
授課方式(Tuituinal Method):
■ 課堂講授(lecture)
■ 讀書報告(essay)
■ 課堂報告與討論(seminar)
使用教具(Classroom Equipment):上課用書:人際關係與溝通、華立圖書公司、2023年
參考書目:
學年 學期 書名 作者 出版商 版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