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註:佛教義理與思想
- 教師: b96006 釋見弘
釋見弘
《中論》是中觀學派祖師龍樹的主要著作,也是理解中觀學派思想必讀之根本原典。龍樹思想乃承襲自《般若經》。本課程前半部以空思想的入門書如《佛學今詮》和《印度中觀思想》等書做基礎性講說與分組討論。後半部課程則針對《中論》以及《般若經》中根本空思想原理以及印度佛教思想史上的空性之理解,做重點介紹和分析比較,最後如果時間允許,再選取若干中觀原點之段落,依據古漢譯本甚或諸家注釋與現代譯本進行對讀、研討。期建立學生對般若與中觀基本思想最直接、初步的興趣和理解。
《中論》是中觀學派祖師龍樹的主要著作,也是理解中觀學派思想必讀之根本原典。龍樹思想乃承襲自《般若經》。本課程將針對《中論》以及《般若經》中根本思想原理以及中觀學派史先做重點介紹。其次,針對《中論》以及《般若經》中選取部分段落章節,依據古漢譯本甚或諸家注釋與現代譯本進行對照解讀、研討。期建立對般若與中觀基本思想最直接、初步的興趣和理解。
上課教材(Texts):
安慧: 《大乘中觀釋論》,大正 no, 1567。
釋印順: 《中觀今論》。
張 澄基: 《佛學今詮》。
釋印順: 《中觀論頌講記》。
大正《般若經》。
大正《中論》。
上課用書:
一、中觀 歷史 文獻: <空> 的字義與簡史https://elearning.buddhistdoor.org/mod/book/view.php?id=209
二、閱讀 <雜阿含 265> 原文(網路+附加檔案) http://buddhaspace.org/agama/sub/265.html 補充 http://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E7%A0%94%E8%A8%8E_%E4%BA%94%E9%99%B0%E7%9A%84%E8%AD%AC%E5%96%BB
三、閱讀 <大般若經 第二會 觀照品> https://www.blisswisdom.org/publications/sutras/a/prajna02https://www.blisswisdom.org/publications/sutras/a/prajna02/2852-002#p2觀照品 // 遠離品 (網路+附加檔案)
四、討論: <空>與<無>的異同
五、閱讀 討論 報告
1. 梶山 中觀 歷史 文獻 (分期 代表人 年代 著作 1~5 本)
2. 初期佛教空之法說及義說 楊郁文http://www.chibs.edu.tw/ch_html/chbj/04/chbj0404.htm(參考 阿毘曇之空 印老 http://www.mahabodhi.org/files/yinshun/07/yinshun07-06.html )
3. 張澄基 佛學今詮 <空的哲學> 見附加檔案
4. 陳一標<他空 >網址如下:
(1) 他空說的系譜與內含── 論印順法師對唯識空性說的理解http://homepage.ntu.edu.tw/~ntucbs/tjbs/abstract/011/011-8a.pdfbuddhism.lib.ntu.edu.tw/FULLTEXT/JR-NX012/nx012134001.pdf
(2) 從絕對無到空的哲學──從京都學派內部思想談西谷啟治《宗教是什麼》的成立脈絡與立場http://enlight.lib.ntu.edu.tw/FULLTEXT/JR-BJ011/bj011372851.pdf
5. <菩薩地真實義品> https://zh.wikisource.org/wiki/%E7%91%9C%E4%BC%BD%E5%B8%AB%E5%9C%B0%E8%AB%96/036 https://www.cyut.edu.tw/~fmlee/To_become_Buddha/yoga/yoga36.html
6. 印老 <成佛之道> 第五章 科判
https://www.chuefeng.org.tw/cdn/storage/Files/FWx7MgrRTXjfNsFRW/original/FWx7MgrRTXjfNsFRW.pdf
7. 印老<中觀論頌講記>
網址:http://www.mahabodhi.org/files/yinshun/12/yinshun12-00.html
以及 青目 注 《中論》24 章 大正藏。 cbeta
(《中論》現代翻譯參考書: 方 怡蓉 翻譯《解讀龍樹菩薩中論27 道題 中觀》 橡實文化出版,2015。
葉 少勇 《中論頌》(大陸出版) 中西書局。)
- 平時成績或報告(paper & presentation):70.00%
- 期中考試、報告或課堂討論(mid-term exam & class participation):15.00%
- 期末考試、報告或其他(final exam & others):15.00%
課程英文名稱(Engilsh Course Title):The Thoughts of middle Way
學分數(Credit Courses):2.00學分
選修別(Elective Discriminability):專業選修
學期別(Terminal Discriminability):學期
修課條件(Prerequisites):學士班學生,有基本佛學知識者。
是否開放隨班附讀生選修(Is the course open to of the Continuing Education Center):開放(Yes)
是否與性平教育相關(Is the course related to gender equality issue):不相關(No)
授課方式(Tuituinal Method):
■ 課堂講授(lecture)
■ 讀書報告(essay)
■ 課堂報告與討論(seminar)
使用教具(Classroom Equipment):電腦 投影機